第1章——概述
start
计算机网络(简称为网络)由若干结点(node)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(link)组成。
互联网具有两个重要基本特点,即连通性和共享(资源共享)
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三个阶段
年份 | 阶段 |
---|---|
1969年 | 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|
1985年 | 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NSFNET |
1993年 | 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ISP结构的互联网。(主干ISP,地区ISP,本地ISP) |
互联网交换点IXP
主要作用就是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, 而不需要再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。
www
20世纪90年代,由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CERN开发的万维网WWW (World Wide Web)被广泛使用在互联网上。
互联网标准
Step1:互联网草案(Internet Draft)
Step2: 建议标准( Proposed Standard)
Step3:互联网标准(Internet Standard)
Step | |
---|---|
互联网草案(Internet Draft) | 有效期6个月 |
建议标准( Proposed Standard) | 成为RFC文档 |
互联网标准(Internet Standard) | 分配标准编号STD |
互联网的组成
工作方式
边缘部分 | 用户直接使用(通信和资源共享) |
核心部分 | 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(提供连通性和交换) |
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
被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
可划分为两种方式
客户-服务器方式(C/S方式) |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, 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。 |
对等方式(P2P方式) | 每一台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。 |
互联网的核心部分
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(router) , 它是一种专用计算机(但不叫做主机)。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(packet switching)的关键构件, 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, 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。
采用网状拓扑结构
电路交换
建立连接(占用通信资源)->通话(一直占用通信资源)-> 释放连接(归还通信资源)。
通话的全部时间内, 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。
分组交换
分组交换则采用存储转发技术
分组在传输时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断续占用通信资源, 而且还省去了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的开销, 因而数据的传输效率更高。
(1)报文分组,加首部
(2)经路由器储存转发
(3)在目的地合并
优点 | 采用的手段 |
---|---|
高效 | 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, 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|
灵活 | 灵活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 |
迅速 | 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, 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|
可靠 | 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;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, 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|
缺点 | |
---|---|
时延 | 分组在各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。 |
额外开销 | 分组必须携带控制信息,整个分组交换网络还需要专门的管理和控制机制。 |
报文交换
电路交换 | 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, 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。 |
报文交换 | 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, 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, 转发到下一个结点。 |
分组交换 | 单个分组(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)传送到相邻结点, 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, 转发到下一个结点。 |
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
1989年11月 CNPAC。1994年4月20日 接入互联网
计算机网络的类别
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、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。
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
广域网WAN(远程网) | |
城域网MAN | |
局域网LAN | |
个人局域网PAN |
按照使用者
公用网 | |
专用网 |
本地接入网(居民接入网)
计算机网络的性能
速率
数据的传输速率,即数据率或比特率。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。
带宽
带宽 | |
---|---|
频域称谓 | 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。 |
时域称谓 | 某通道传送数据的能力。 |
吞吐量
实际数据量
时延
时延 | |
---|---|
发送时延(传输时延) | |
传播时延 | |
处理时延 | |
排队时延 |
总时延=发送时延+传播时延+处理时延+排队时延
对于高速网络链路, 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。
提高数据的发送速率只是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。
时延带宽积(一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)
时延带宽积=发送时延*带宽
往返时间RTT
有效数据率=数据长度/(发送时间+RTT)
利用率
分为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
D=D0/1-U
非性能特征
费用、质量、标准化、可靠性、可拓展性和可升级性、易于管理和维护
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
网络协议三要素
(1) 语法, 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;
(2) 语义, 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, 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;
(3)同步, 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。
应用层 | 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。 |
运输层 | 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。TCP&UDP |
网络层 | 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,IP数据报。 |
数据链路层 | IP数据报组装成帧(framing),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,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(如同步信息、地址信息、差错控制等)。 |
物理层 |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|
- 数据单元在不同层次的称呼:①传输层:TCP报文段,UDP数据报 ②网络层:分组、IP数据报 ③数据链路层:帧 ④物理层:比特
分层
好处:
(1)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。
(2)灵活性好。
(3)结构上可分割开。
(4)易千实现和维护。
(5)能促进标准化工作。
通常各层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一些:
差错控制 | 使相应层次对等方的通信更加可靠。 |
流量控制 | 发送端的发送速率必须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, 不要太快。 |
分段和重装 | 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块划分为更小的单位, 在接收端将其还原 |
复用和分用 | 发送端几个高层会话复用一条低层的连接, 在接收端再进行分用。 |
连接建立和释放 | 交换数据前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, 数据传送结束后释放连接。 |
缺点:有些功能会在不同的层次中重复出现, 因而产生了额外开销。
体系结构是抽象的, 而实现则是具体的, 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。
对等层、协议栈
实体、协议、服务和服务访问点
PDU
OSI参考模型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(Protocol Data Unit)。
SDU
OSI把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的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 (Service Data Unit),
本层的PDU为下层的SDU;
本层的SDU为上层的PDU
协议
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(或多个实体)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。
在协议的控制下, 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。要实现本层协议, 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。
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。
协议是“ 水平的", 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。
服务是" 垂直的", 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。
服务原语: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通过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。
服务访问点SAP
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(即交换信息) 的地方, 通常称为服务访问点SAP (Service Access Point)。
TCP/IP协议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服务(所谓的everything over IP), 同时TCP/IP协议也允许IP协议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运行(所谓的IP over everything)
TCP/IP的体系结构
网络的核心部分越简单越好,把一切复杂的部分让网络的边缘部分实现。
批评意见:这个体系结构没有清晰地阐明区分接口和协议之间的关系,而链路层并非真正的一个层次,而仅仅是强调了IP层个与网络的接口。这个体系结构没有把重要的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内容包含进来。
结语
差不多就是这些知识点了,后面可能会补一些习题。